居安思危的20句经典国学名句:风起于青萍之末,浪乘于微澜之间!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【01】千丈之堤,以蝼蚁之穴溃;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烟焚。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
赏析:此句以形象的比喻道出了防微杜渐的重要性。千里大堤看似坚不可摧,却可能因蝼蚁小洞而决堤;百尺高楼巍峨耸立,也会因烟囱缝隙火星引发火灾而焚毁。这警示我们,对于潜在的小问题、小隐患,绝不能掉以轻心。在日常事务中,无论是个人成长、企业发展还是社会治理,都应时刻关注细微之处,及时消除隐患,避免因小失大,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。
【02】 天下之患,最不可为者,名为治平无事,而其实有不测之忧。——苏轼《晁错论》
赏析:苏轼此言深刻揭示了表象与实质的差异。天下看似太平无事,实则暗藏不测之忧。这提醒我们,在安稳的环境中,不能被表面的平静所迷惑,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思维。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危机,并做好应对准备。只有如此,才能在危机来临时从容不迫,有效化解,保障长久的稳定与发展。
【03】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 。——《周易·系辞下》
赏析: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忧患意识。在安稳、生存、治理良好的状态下,仍不忘危险、灭亡和混乱的可能性。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智慧,它告诫我们,无论处于何种有利环境,都不能麻痹大意。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居安思危,防患于未然,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,确保自身的稳定与持续发展。
【04】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赏析:孟子的这句话,是对人生境遇与精神状态的精辟总结。在忧患中,人们会激发出自身的潜能,不断努力奋斗,从而获得成长与进步;而在安乐的环境中,人们容易放松警惕,贪图享受,最终走向衰败。这警示我们,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,将其视为成长的机遇;同时,在顺境中也不能贪图安逸,要时刻保持进取之心,不断提升自己。
【05】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 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
赏析: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应对危机的有效策略。在安稳的环境中思考潜在的危险,提前做好准备,这样当危机来临时,就能从容应对,避免遭受损失。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,它要求我们具备前瞻性的思维和行动力,不满足于眼前的安稳,而是着眼于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,提前采取措施,保障自身的安全与稳定。
图片
【06】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赏析:这句话体现了老子深刻的哲学智慧。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采取行动,在混乱尚未形成时就进行治理。这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,告诉我们做事要未雨绸缪,不能等到问题出现才去解决。在生活和工作中,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,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,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,这样才能避免问题的扩大化,确保事情的顺利进行。
【07】有备则制人,无备则制于人。——桓宽《盐铁论·险固》
赏析:此言简洁明了地阐述了准备的重要性。有充分的准备就能掌握主动,控制局面;而没有准备则会陷入被动,受人制约。这提醒我们,在面对各种挑战和竞争时,要做好充分的准备。无论是个人能力的提升、资源的储备,还是策略的制定,都要提前谋划,做到有备无患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,实现自己的目标。
【08】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 ——《周易·既济》
赏析: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有的忧患意识和预防行动。君子会思考可能出现的祸患,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。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智慧的体现,它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,不盲目乐观,对潜在的风险保持警惕。同时,要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,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,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利益。
【09】祸几始作,当杜其萌;疾证方形,当绝其根。 ——《西畴常言》
赏析:此句明确指出,在祸患刚刚出现时,就要及时杜绝它的萌芽;在疾病刚刚形成时,就要斩断它的根源。这体现了及时处理问题、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。在生活和工作中,我们不能对小问题、小隐患视而不见,要敏锐地察觉到它们的存在,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。只有这样,才能避免问题的积累和恶化,确保事情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。
【10】图之于未萌,虑之于未有。——《旧唐书·柳亨传》
赏析:这句话强调要在事情尚未发生、问题尚未出现时就进行谋划和考虑。这要求我们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,能够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,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时,做到心中有数,从容应对。
图片
【11】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 ——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
赏析: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做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通病。很多事情开始时都充满热情和决心,但能够坚持到底、善始善终的却很少。这警示我们,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,不能仅仅满足于有一个好的开始,更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。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,都要坚持不懈地努力,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。
【12】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 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赏析:孔子的这句话,简洁而深刻地指出了缺乏长远规划的弊端。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,就会陷入眼前的忧虑之中。这提醒我们,在生活中要有前瞻性的思维,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问题,而要着眼于未来,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面对各种变化和挑战时,从容不迫,有效应对,避免陷入困境。
【13】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。 ——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赏析:这句话不仅强调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,还提出了戒奢以俭的具体要求。在安稳的环境中,要时刻保持警惕,思考可能出现的危险;同时,要戒除奢侈浪费的行为,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。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和生活态度,它要求我们在物质丰富的情况下,不贪图享受,不铺张浪费,而是要珍惜资源,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储备。
【14】能思其所以危,则安矣;思其所以乱,则治矣; 思其所以亡,则存矣。——《旧唐书·列传·卷二十一》
赏析:此句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,强调了思考潜在危机、混乱和灭亡原因的重要性。如果能思考导致危险的因素,就能获得安稳;思考导致混乱的原因,就能实现治理;思考导致灭亡的因素,就能保持生存。这提醒我们,在生活中要善于反思和总结,从失败和危机中吸取教训,提前做好防范,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,确保自身的稳定和发展。
【15】安不忘危,盛必虑衰。 ——《汉书·陈汤传》
赏析:这句话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居安思危、盛衰相依的思想。在安稳的时候不能忘记危险的存在,在兴盛的时候要考虑衰败的可能性。这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,它要求我们在取得成功和成就时,不骄傲自满,不盲目乐观,而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风险,并做好应对准备,以确保长久的繁荣和发展。
图片
【16】居安而念危,则终不危;操治而虑乱,则终不乱。——宋祁《直言书》
赏析:这句话强调了居安思危、操治虑乱的重要性。在安稳的环境中时刻想着危险,最终就不会陷入危险;在治理良好的状态下考虑可能出现的混乱,最终就不会发生混乱。这提醒我们,在生活中要有忧患意识和前瞻性思维,不能被眼前的安稳所迷惑,要提前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准备,这样才能在面对变化时保持稳定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【17】善除害者察其本,善理疾者绝其源。 ——白居易《策林一·兴五福,销六极》
赏析:白居易此言深刻地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。善于消除祸害的人会查明祸害的根源,善于治理疾病的人会斩断疾病的源头。这要求我们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,不能只停留在表面,而要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和根源,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只有这样,才能避免问题的反复出现,实现长久的稳定和发展。
【18】居逆境中,周身皆针砭药石,砥节砺行而不觉;处顺境内,满前尽兵刃戈矛,销膏靡骨而不知。 ——《菜根谭》
赏析:这句话通过对比逆境和顺境对人的影响,提醒我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。在逆境中,周围的环境就像针砭药石一样,能够磨炼我们的意志,提升我们的品质,而我们却往往没有察觉;而在顺境中,眼前的安逸享受就像兵刃戈矛一样,会侵蚀我们的身心,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向衰败。这警示我们,在顺境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居安思危,不断提升自己。
【19】盖明者远见于未萌,而知者避危于无形,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。——司马相如《上书谏猎》
赏析:这句话强调了明智和有智慧的人的特质。明智的人能够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预见其发展趋势,有智慧的人能够在危险尚未形成时就避开它。祸患往往隐藏在细微之处,在人们容易忽视的地方爆发。这提醒我们,在生活中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,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,并采取措施加以避免,这样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稳定。
【20】思危所以求安,虑退所以能进。——《晋书·列传·第二十五章》
赏析: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思危与求安、虑退与能进之间的关系。思考危险是为了追求安稳,考虑后退是为了能够前进。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,它告诉我们,在生活中要有忧患意识,居安思危,同时也要有灵活的策略,在面对困境时能够适时后退,积蓄力量,以便更好地前进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,实现自己的目标。
图片
备注:文章/资料皆为个人整理学习用,如有错误,欢迎指正,一起学习共同进步!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